景點分類: |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|
---|---|
所在地區: |
著名名勝古跡。位于珠江南岸新港路五鳳村(宋時稱萬松崗)。清道光年間道士李名徹(道號青來)見此崗“山環水曲,松石清奇”,遂取名漱珠崗.崗上有李氏募建的純陽觀,成于道光六年(1826),以觀中供奉純陽真君得名。觀傍山構筑,布局謹嚴,簡樸古雅。觀后有朝斗臺,用花崗石砌筑而成,乃李名徹晚年為觀測天象而筑,是廣州地區僅存的古代觀象臺。
廣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廣州市區中心的一德路,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、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。該教堂建于1863年,落成于1888年,歷時25年始建成,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。由于教堂的全部墻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巖石砌造,所以又稱之為"石室"或"石室耶穌圣心堂"、"石室天主教堂"。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十香園位于廣州市海珠區昌崗中路懷德大街3號。為清末著名畫家居廉、居巢兄弟的居住、作畫及授徒之所。占地640平方米,四周以青磚砌墻圍成小院。園內種有寫生用的素馨、茉莉等10種香花,故名十香園?,F存紫梨花館一座。館內西部為居巢授徒處,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、陳樹人均曾學畫于此。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其園林文化隨筆集《雨打芭蕉落閑庭?嶺南畫舫錄》中,對“十香園”有詳盡記述。
仁威廟坐落于廣州龍津西路仁威廟前街,舊泮塘鄉內,占地2200平方米,是一座專門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。它是當時泮塘恩洲十八鄉最古老、最大的廟宇。史籍記載:仁威廟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(1052年)。明天啟二年(1622年)、清乾隆年間(1736~1795年)和同治年間(1862~1874年)都進行過規模較大的修建。清乾隆年間重修的,該廟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進房舍,重建時增設了后二進建筑和東序。
蒲洲花園位于廣州市南沙區大角山下,面積23公頃。全園分東、西兩大區,東區引軸線連通蒲洲、大角兩山之景點,再現西方古典名園的風采,西區地形高低起伏,園道回環曲折,融合東方花園的精華,東西兩區以湖面自然過渡,渾然一體,主要景點有水石園、棕櫚園、科普園、地花園、桃花園、蔭生園、月季園、臺地園、水鄉一條街和啤酒屋。
平安大戲院50多年來,以市場為導向,創新發展,不斷改變和增加經營項目。于2001年由廣州市政府斥資2000萬全新改建裝修,經營面積3075平方米,設有演出、電影、卡拉OK、小賣部、粵劇會館、數碼電影及服裝商場,是一所大型多功能文化娛樂場所。平安大戲院設有6間影廳,共932座位,其中大?。ㄓ埃﹫鲆婚g584座位,可作演出、電影兩棲功能使用;銀都廳、藝影、豪華、金馬、環球廳分別為128、67、60、45、49座位。
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,是中國古代人民祭海的場所,坐落在廣州黃埔區廟頭村,是我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海神廟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筑遺物,也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(廣州是海上“絲綢之路”的始發地)的一處重要史跡。它創建于隋開皇十四年(594年),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。
南方劇院坐落在廣州市最繁華的北京路商業區之中,位于教育路與西湖路的交匯處。往北200米便是公園前地鐵站,附近公共交通十分方便。劇院始建于1937年,解放后,經多次裝修改造,面貌日新月異如今是廣州市演出公司屬下的一間集戲劇演出,電影放映、娛樂舞廳等多種功能的知名娛樂場所。
美森歡樂營位于廣州番禺區南村鎮興業大道旁,營區占地面積800多畝,果樹成林,鳥語花香,垃圾飛揚。在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,設計提升青少年學生心理承受力,應變能力,體能耐力,參與力和激發潛能等,實際上應變能力等根本得不到提高,只能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心理承受力——因為那里的各種游樂設施以及服務態度實在讓人慘不忍睹。
廣州蘿崗風景區位于白云區蘿崗鎮,以古跡、梅林而著稱于世。 風景區內叢山疊嶺,綿亙數十里。每年歲末梅花盛開時節,只見滿山遍野繁花如雪,隨風飄蕩,頗為壯觀,“嶺南無雪何稱雪,雪本無香也說香,十里梅花渾似雪,蘿崗香雪映朝陽”這是文人墨客對蘿崗梅林的贊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