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點分類: |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|
---|---|
所在地區: |
女媧廟坐落在安康市女媧山鄉七里村。據當地百姓介紹,解放初期的女媧廟十分龐大壯觀,在平利堪稱第一寺廟,有四扇大門,房宇百余間,殿堂三層,故又稱“三臺寺”;廟內住僧人二三十余、居士若干。但在歷經了戰亂、土改、“文革”等重重劫難后,現僅存一間正殿和“平心門”的殘墻斷壁。
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后的第一個總部所在地。在越秀南路93號。原為惠州會館,1924年為國民黨中央工人總部,1925年中華全國總工會遷此。 1925年5月7日,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召開,決定成立中華全國總工會,選舉林偉民、劉少奇為正副委員長,蘇兆征、鄧中夏、李立三、李森等為執行委員。
正果佛爺寺是增城八景之一,余賓公,增城金牛都香浦塘(今正果鎮番豐)人,出生于宋景祐二年(1003年),出生時跪地雙掌合什,朝天禮拜。及長為避瘟疫遷到今成佛巖(距寺約三公里處瑞山)山下,給人放牛,八歲到名山寺出家,苦練修行,功德圓滿,修成正果,得道成佛。當地紳民稱其為"牛仔佛"、"賓公佛"。金牛都因賓公坐地成佛,得道升天,以成正果,改名為正果墟。
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。該樓又名“望海樓”,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,故將“望江”變為“望海”。又因樓高5層,故又俗稱“五層樓”。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,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。明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,把北城墻擴展到越秀山上,同時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。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,現建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。
余蔭山房,又名余蔭園,馀蔭山房,位于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東南角北大街,距廣州17千米。余蔭山房為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家花園,始建于清代同治五年(公元1866年)(一說為同治六年),距今已有130多年歷史。園占地面積1598平方米,以小巧玲瓏、布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。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園林文化隨筆《雨打芭蕉落閑庭?嶺南畫舫錄》中,對余蔭山房有詳盡描述。
小樓仙源位于荔城北13公里的小樓墟,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故鄉。有何仙姑家廟、古井、盤龍古藤等歷史文物,故名“小樓仙源”。 傳說中的何仙姑,本是增城小樓人,得道升仙之后,鄉人建了何仙姑家廟,世世代代供奉她。海內外善信都信其靈驗,因此香火旺盛。何仙姑家廟內的古井,泉水清冽,瓦頂上長著一棵桃樹,名曰仙桃,一年四季不用澆水。或遇天旱也不枯萎,年年結果,售價昂貴。
所謂西關,是老廣州人對位于荔灣區,北接西村,南瀕珠江,東至人民路,西至小北江,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稱。西關分為上西關和下西關,其中上西關地勢較高,下西關地勢較低。明末興建起十八甫,開設有十三行。清代中、后期起,西關先后興建了寶華街、逢源街、多寶街等居民住宅區,這里的西關大屋和竹筒屋等廣州典型的傳統建筑便應運而生了。
五仙觀位于惠福西路。現寺觀建于明洪武七年(1337年),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廟。該觀屬道教寺廟,寺坐向南,門上大匾上有清人書寫的“五仙大觀”四個大字。五仙觀依山而建,現存有頭門、后殿、東齋與西齋。五仙觀為綠琉璃瓦重檐歇山頂,木構架保存完好,玲瓏新巧。后殿東側裸露的一塊紅砂巖,上有巨大的腳印凹穴,古人一向認為這是“仙人拇跡”,重點保護下來。
文德路是廣州書畫藝術品的專業街市,有“廣州畫廊”之稱。滿街均是裝璜頗為精美的字畫和工藝品。如果喜歡時尚前衛的風格,可以挑選一些復制西方名家的油畫或抽象畫。如果對中國傳統情有獨鐘,眾多的中國山水畫或嵌玉藝術畫。此外還有大量如非洲木雕、藝術干花等風格各異的工藝品。
天湖旅游風景區位于著名的廣東省從化溫泉省級旅游度假區內,天湖庫容1千萬立方米,最深處40余米,湖水清澈晶瑩,湖畔群山環抱。林中古木參天,處處層林疊翠,是遠足探幽避暑的勝地。另有,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天湖旅游風景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