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點分類: |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|
---|---|
所在地區: |
硯坑紫云谷位于肇慶東南郊爛柯山,西江羚羊峽省級自然保護區內。硯坑擁有端硯開采、加工的悠久歷史,中國品質最好的端硯都出自于紫云谷的老坑、坑子、麻子坑三大名坑。這里有唐朝年間開采硯石的千年老坑洞,并可觀賞到一年一度盛開的爛柯仙鐘之稱的吊鐘花,鐵索橋,戶外拓展基地,綠色長廓,古磨群遺址,溝谷雨林品氧谷、侗族歌舞表演,沿著腳下的小溪,就開始進入風景如畫的山谷。
位于廣東四會市城區的西南面3公里處,山高649米,風景區內林木蔥蘢,山清谷幽;清泉瀑布,云蒸霧蔚,有如人間仙景。唐朝年間,貞山原名廣正山,因有“文氏貞女在此升仙”之說而改名貞山。貞山能聞名嶺南,除了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之外,還與文氏貞仙之傳說有很大的關系。據傳說,貞山下姚沙鄉的一個小村,有一對年過半百的恩愛老夫妻,唯獨膝下無兒女,未免有點美中不足。
肇慶元魁塔在端州區東堤二路,南臨西江,始建于明天啟三年(1623年)。該塔高27米,呈八角形,從外面看有七層,實際上里面有十層,屬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磚石塔。塔基用石料鋪成,塔身用磚砌成,各層于南北兩面辟拱門。該塔自下而上,塔檐及千座逐層收縮;每層塔壁外面仍留有前人修塔時用的“插桿洞眼”。元魁塔雖然矮小,但結構玲瓏,保留了唐宋至明代的建筑風格,很有研究價值。
廣東肇慶市的星湖風景名勝區,是中國南方著名的旅游勝地。很多游人對它評價很高,認為它兼有杭州西湖和廣西桂林的勝景。星湖位于肇慶市北郊4公里處,湖面約8000畝,大小和西湖相近。整個湖面被蜿蜒交錯的湖堤劃分為五個湖:東湖、青蓮湖、中心湖、波海湖、里湖。湖堤總長20余公里,堤上楊柳、鳳凰木成行,宛如幾條綠色帶子飄落在碧澄的水面上。
肇慶萬竹園位于廣寧縣城南街鎮的古琴崗上,是1993年新建起來的一處旅游景點。廣寧是個竹鄉,本地產的竹子共有55個品種,種植面積8萬公頃,居中國之冠。廣寧縣萬竹園占地面積3.3公頃,引種了本縣和外地的竹子120多個品種,匯集了67位書法名家的90多件墨寶,還建造了涼亭和瞻竹亭,賦予肇慶旅游以新的音韻。
肇慶市盤古山生態文化景區是廣東省十大生態環保景區之一,位于肇慶市北嶺山脈,是中國罕有的最靠近城市的原始森林生態景區,景區內峰高谷深,古木參天,動植物豐富,瀑布秘籍,溪流遍布,集“奇、秀、幽、谷”于一體,常年氣溫18℃,是天然的氧吧,都市的綠肺,是休閑、度假、保健的好去處。盤古山景區內四季景色怡人,春賞禾雀花,物色禾雀花形似小鳥一樣、張開嘴巴嘰嘰喳喳歡迎您的到來。
梅庵為北宋至道二年(公元996年)僧人智元所建。禪宗六祖惠能,生性好梅。每到一地都以插梅為記。梅庵就是紀念六祖曾在崗頂插梅而得名。梅庵現為肇慶市博物館。今梅庵現存山門、大雄寶殿,祖師殿三部分。大雄寶殿保存了唐宋結合建筑特點,以斗拱設計稱絕。古法罕見。梅庵的建筑,在我國古建筑的結構上,建筑藝術上和建筑技術史上,都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。
肇慶將軍山關公財神廟,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北郊北嶺將軍山上。將軍山因傳說中南北朝時關公在此顯靈而得名。將軍山關公財神廟是全國最大的財神廟,有全國地勢最高的關公神像,擁肇慶最高大觀景臺。廟坐北朝南,北枕將軍山,南俯星湖,東西擁北嶺,更不可多得之處在于,西江在南面彎曲環抱,風水上佳。地處山腰之上,林木繁茂,空氣清新,建筑古樸,氣勢雄渾。
位于廣東肇慶城西端洲區康樂中路。此寺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(1767),最初創寺于忠勇坊,后遷至現址。占地面積1285.2平方米。寺內有禮拜殿、兩廊房舍等建筑,禮拜殿前檐石柱陰刻楷書檻聯“勤念禮課齋,七日一朝須敬畏;守忠存仁義,六行三物貴真誠”。殿內其中四根石柱上陰刻回文古蘭經。寺內還存刻于清嘉慶十九年(1814)高2.23米、寬0.27米的木板楹聯“何須色相昭彰,五拜中嚴然如在:漫道典型迂遠,卅卷內自有真傳”。
這里山峰秀麗,形態奇特,自成景觀。有駱駝峰、雙乳峰、皇冠山、元陽石、猩猩望月、上山龜等景觀。其巖洞也極為奇異,以燕巖、風洞、朝巖、黑洞為代表的巖洞尤其壯觀。此外,霧巖、紅月巖、低寨巖、潭傍巖、蓮巖等溶洞亦各具特色。可謂是“天然的巖洞博物館”。